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

中国与全球化

William H. Overholt
CT-244
2005 年5 月

在2005 年5 月19 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上的证词

兰德公司 (The RAND Corporation) 亚太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亚洲政策部主席
William H. Overholt 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陈述

2005 年5 月19 日

概要

中国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化反对者,以及我们所建立的全球制度最大的
破坏者,转变成为这些制度承诺的成员和全球化的支持者。目前,中国的经济比
日本更加开放,其全球化程度是自从日本明治时期以来从未有过的。通过实施法
规、鼓励竞争、推广英语、采用外国教育方式以及借鉴外国法律和制度,中国不
仅提高了其制度的水平,也改变了其文明的程度。

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与自由化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
全球化的各个方面都给中国带来了进一步的成功。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
能让如此多的工人那么迅速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中国对全球化的支持
超过了日本,日本战后通过实行高度管理经济后实现复苏;也超过了前苏联实行
的休克疗法使全社会受到损害。结果是,相比日本、印度和巴西,中国更愿意接
受与美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结成有力联盟,促进自由贸易与投资。

即便如此,中国的快速全球化仍有着调整的压力。中国国有企业的员工数量
减少了4400 万,中国也已失去了2500 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并且125 家汽车
公司将迅速合并成为3 到6 家。

中国全球化的成功为它的邻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印度从中国那里学到了一
个更加开放的经济所带来的优势。对外国投资反感的亚洲人和遵从保护贸易传统
的拉丁美洲人为了能与中国竞争,不得不对外国投资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并且减少
对贷款的依赖。这将会改变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我们的公司带来更加广
阔的全球性机遇。

与早期的担忧相反,中国的崛起刺激了邻国的贸易和外国投资,而不是对其
进行剥夺。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对日本的经济恢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使一些
国家免受经济衰退之苦,并且很有可能避免了一次危险的全球性经济衰退。

中国的发展给美国公司带来了新的市场。然而,从中国流入美国的利润和进
入美国市场货物一样,都是不成比例的。中国的廉价商品极大地改善了美国低收
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中国的廉价商品和中国对我们财政赤字的融资保持了美国的
低利率和低通货膨胀,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持续地繁荣。与此同时,这也导致美国
的贸易逆差和社会调整。中国对知识产权的滥用造成了我们许多公司的损失。狂
躁的建筑热和运输热提升了世界原材料的价格,给生产商带了极大的利润,也给
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中国的成功是现代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然而,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
情况做出中国将控制全世界并威胁我们生活方式的推断是错误的。与前苏联不同
的是,主张改革的中国不会设法改变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国经济面临着银行
业、城市化、就业等世界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的结合,并且到2020 年,人口压
力将使得很少的工人需要养活很多的人。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中国像日本
一样繁荣,在各部门有赢有输。中国向此方向快速发展的迹象应该受到欢迎而不
是害怕。

中国与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世界全球化最重要的反对者之一。过去,中国实行自
给自足经济,反对全球经济秩序和主要的全球性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界银行。它认为,全球无序是一件好事。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了全球范
围内的无序,包括对中国大部分邻国、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甚至在我
们的大学里面的叛乱的推动。

与中国不满的外交政策相匹配的是世界罕见的国内文化压制。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1966 年—1976 年),中国的学生和其他人在毛泽东的“农民千禧年主义”
(peasant chiliasm)的指导下,羞辱了大多数政府高级官员和党的领导人,攻
击主要的教育机构、社会机构和政治机构,毁坏了中国的很多文化遗产甚至试图
摧毁整个国家。

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已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道路: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
国制、共和国制、军阀、宗教原教旨主义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异化是如此的严重,以致于中国的大部分人开始和一些学生一样,认为世界政治
经济秩序和中国政治经济秩序难以动摇,只有先摧毁现有秩序才能走上一条通往
成功的道路。

事实上,文化大革命只是中国贫穷和政治分裂给世界尤其是给我们带来的很
多问题中的一个小插曲。如果中国在20 世纪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
有一个第二次欧洲大战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会变得相当
不同。中国就能够威慑或打败日本侵略者。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
上讲就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以及其它事件就不会发生。我们和全世界,
更不用说10 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由于中国全球化的成功,我们将不再会有这样的问题。中国不再是一个激发
世界强权冲突的地方;中国不再支持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叛乱;中国也不
再会寻求破坏全球的金融机构。我们将受益于这样一个中国:它支持泰国和菲律
宾的资本主义民主和稳定;它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WTO;它
告诉邻国政治稳定、自由贸易以及自由投资的好处。

冷战开始的时候,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中心理念是,如果可以通过国内改革
以及后来所称的全球化,尽可能使世界大部分国家实现成功的经济增长,我们就
可以稳定欧亚、赢得战争,并建立一个稳定的全球秩序。我们的军队在这一过程
中发挥保护作用。然而从马歇尔计划到亚洲和非洲的援助计划,我们国家的长期
核心战略一直是面向世界的,并通过我们想要的世界中的制度和成功的经济实践
网住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其稳定。

这个战略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地缘政治战略。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
我们以前的敌人以及盟友都陷入我们所编织的网络中。自始至终,它激发了许多
争议,也偶尔引发了国内恐惧的风浪。关键性产业,尤其包括纺织业与鞋业已经
成功地抵制与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自由贸易。对于日
本是否将接管所有的制造业和买下我们所有的重要资产,我们曾经感到一丝恐
慌。毕竟,如果他们能在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和电视机行业称霸并且买下洛克菲
勒中心,我们经济的一切不都处于危险中吗?在其它方面,我们鼓励台湾和韩国
的发展难道不是在支持独裁吗?每一次,我们的害怕都是多余的,并且我们每次
的战略都取得了成功。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的安全、财产,海外政治自由化以及对
于我们贸易伙伴国的人民来说都是好的。我们对于中国的关注也是如此。
中国的全球化

我们没有料到我们的战略会诱使我们的对手,包括中国在内,加入到我们的
经济体制网络中,共同为地缘政治稳定做出贡献。

虽然加入时间较晚,但是中国比日本以更大的热情加入到全球化体系中。中
国的经济比日本的经济更加开放。中国2004 年的贸易额占其GDP 的70%,而
日本只有24%。2004 年,中国吸收了606 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而经济规模
比中国大好几倍并处于再建阶段的日本,应该会吸引更多不均衡的投资,但只吸
收了201 亿美元。

中国的全球化并不局限于开放经济,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的体制。当代中国的
发展战略与日本早期明治(19 世纪中期)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个时期的日本政
府向世界各地派去代表团,挑选最好的海军(英国),最好的外国教育体系(德
国)等等进行仿效。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日本的做法变得更加朝内看,而中
国已从清朝时期的闭关自守和毛泽东式农民仇外主义发展为同化性的世界大同
主义。

今天,中国派出考察团在全世界范围寻找并吸收最良好的国际经验。它不仅
采用外国技术和外国公司的管理技巧,还运用很多国外的制度和做法,如国际会
计标准,英国、美国和香港的证券法,法国的军事采集系统,以美国联邦储备银
行为模型的中央银行构架,台湾式的外国证券投资组合规定,韩国、新加坡和台
湾的经济发展战略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决定采纳西方法治的概念,将竞争
作为经济行为中重要的元素,以及事实上把英语作为受过教育华人的第二语言。
今天,我可以在没有翻译人员陪同的情况下在北京大学演讲,以及同北京和上海
的高级官员进行访问。可能最重要的是,中国将青年精英送到国外接受国际主义
教育,正如以前罗马人把孩子送到希腊读书一样。

当然,这种变化是逐渐发生的;你不能在一个国家还没有职业会计师和律师
的情况下立刻引入西方的会计制度和法律制度。但是中国的变化与其他国家相比
快得惊人。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性的调整不是像近代提出的“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那样。这些变革过程,如法治和鼓励竞争,推翻了近千年来中华传统文
明的核心内容。

中国人的品味越来越全球化。中国人民对外国品牌的接触使得他们融入全球
文化中。举一个例子,我花了很多个月研究中国的汽车产业。我们被问到的一个
问题是,中国是否会像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韩国那样,在一个封闭的市场发展
本土汽车。我们的发现是,中国人相比那个时期的韩国人,所接触的全球化文化
要多得多。以至于在中国,只有和国外先进技术和全球设计相结合的汽车才会成
功。10 年到30 年前,当韩国正处于与今天的中国相当的发展阶段时,在大街上
几乎看不到欧洲车和美国车,并且它们至今都很罕见。然而在中国,路上随处可
见的是大众和别克车。

中国已经比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和很多第一世界国家更加相信全球化。中国
的成功都与“改革开放”即全球化同时发生。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在取得成功的
时期,虽然也实行全球化,但是对贸易、外国投资和国内经济活动方面要比中国
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全球化也使中国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国有企业员工数从1995 年末的1.1
亿人减少到2005 年3 月的6600 万人。那些认为美国的制造业岗位转移到中国
的人会对以下的结果感到惊奇。中国的制造业岗位从1994 年的5400 万个减少
到了现在的3000 万个。即便这些数字是惊人的,它们仍低估了中国不得不接受
由于更大的竞争和最近加入WTO 的调整。例如,虽然汽车行业的就业保持相对
稳定,汽车制造商的数量预计会从125 家减少到3 到6 家。与此同时,外国合
资企业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

中国人现在正经历的社会性调整是很难被高估的。但中国愿意接受这些调
整,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国在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上经历过如此快速的改
善。当改革开始时,上海的工人都穿着同样的服装,看上去无精打采并且情绪低
落,而且他们中很少人拥有基本设施,如电视机甚至手表。在农村,营养不良相
当常见。如今,上海的工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并且看上去自信、有活力;中
国的普通家庭现在拥有的电视机不止一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已经消失了。因此,
中国人给予了全球化压倒性的进一步支持。

中国的全球化与其他国家

中国的全球化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其他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对印度经济和
政策产生的影响。自从印度独立以来,印度的经济一直受到阻碍,包括极端贸易
保护主义的政策,那是一个与外国直接投资持敌对的态度,还有国内实行的社会
主义经济控制,被称为许可证统治,以及与前苏联保持牢固的政治经济关系。
1991 年的外汇压力以及邻国中国的成功不仅刺激了印度,还向它表明摒弃对全
球化的敌意可以导致繁荣。虽然印度比中国起步要晚,并且速度要慢,但是印度
的经济增长率还是翻了一倍,其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出口增长迅速,
外汇储备在印度现代史上第一次实现充足。今天你去印度(我上个月刚去过一
次),你会找到一种以前仅局限于亚洲东部的希望和自信的力量。

正如中国先前发生的情况一样,印度新生的经济活力将领导人的天平从带有
冲突意味的地缘政治目标的一边向共同的经济利益这边倾斜。印度及其邻国的关
系,包括巴基斯坦,与最值得注意的中国以及与我们自己的关系都比以前要好很
多。实际上,目前中印关系是自20 世纪60 年代冲突以来最好的。印度的商业
界已经从害怕与中国竞争转变为对自身竞争优势的自信,并且为印度与中国贸易
顺差而庆祝。

中国对印度经济政策的影响只是更大范围现象中的一个例子,并且有很大的
可能只是开始。直到最近,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日本一直对外国直接投资持
一种敌对的态度。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以及印度,更不用提大多数的拉
美国家,直接投资面临着困难的许可证规定、高额的税收、不公平的司法待遇以
及消极的舆论环境。这些国家不接受外国所有权,而是依赖外国贷款(韩国、东
南亚和拉美)和国内贷款(日本),往往会造成债务负担过重。泰国征收很高的
税收,再对特定的外国投资者减税。印度团体用歪曲事实攻击肯德基的卫生状况。
现在这些策略已经逐渐减少了。

借鉴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过去成功的经验,中国在债权平衡方面取得了成功,
并正逐步改变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中国产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
的,尤其是在亚洲。过去采取的模式是通过国内外的贷款来筹资以避免对外国直
接投资的依赖,接着,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贷款的渠道来控制产业的发展。这种做
法使得企业和国家都过度依赖于银行,从而导致周期性的财政危机。它给予政府
过多的对产业发展控制的权力,促进了管理不善和腐败。与一些小型企业和外资
企业相比,它给予更符合政治口味的大型企业不公平的优势。对我们来说重要的
是,它限制了我们自己公司的机会。现在,与中国的竞争将会迫使大多数公司进
行开放的外国投资。这将使美国公司不仅在中国受益,还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受
益。

在这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普遍担心中国的成功会吸走其亚洲邻国的贸易
与投资,从而使他们变穷。结果,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只要是改变以前规定,
转向欢迎外国投资的国家,如印度、韩国和日本,它们的投资大大增加了。中国
教导其他国家应吸引外资,相应的结果是外资的总额大大地增加了。

在全球经济放缓和高科技泡沫破裂之际,像韩国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发现中
国的需求使它们免受经济衰退之苦。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
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对于这一点,再怎么说都不夸
张。日本堆积如山的债务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日本国内经济崩溃,并随后波
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刺激下,这种风险似乎已经过去了。很少有书会提到
没有发生的全球衰退。然而,中国的全球化很有可能为我们避免了一个全球经济
急剧紧缩的新世纪。

当世界经济放缓时,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得益于中国的需求增长。原材料生
产商已经习惯于年复一年无情的贸易条款恶化。突然,我们的盟友澳大利亚发现
目前的贸易条款是其历史上最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的需求。世界上
很多最穷的国家,包括老挝、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恰恰在它们最需
要的时候受益。没有一个援助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黄金买卖可以像中国那
样帮助这些国家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源于中国对他们产品不断增加和持续的
需求。

简言之,中国的崛起所产生的最重要的结果与美国崛起以及日本和欧洲经济
复苏对世界的作用是一样的。比起和一个贫民窟的人做邻居,你和一个富人做邻
居将会变得更加富有。

美国获益和成本

中国全球化已经对美国产生了很多的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已成为美国商
品的巨大市场。关于这是一个虚构的“中国梦”的争论被证明是错误的。可口可乐
早就超过了出售10 亿瓶可乐的传说中的目标。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汽车在中
国卖了很多的别克,虽然目前销售业绩正处于周期性暂停阶段,但是来自中国的
利润一直在困难时期为通用汽车提供关键的保证金。我们从汇回国内的数亿美元
的利润中获益,从我们最成功的公司的不断健康成长中获益,因为它们要同其它
外国公司竞争。

基本商品价格的下降为美国人的生活水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
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虽然我们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但是有迹象表明由
于能够买到从中国进口的低价商品,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
10%。毫无疑问,该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来自中国的竞争也推动了其他国家为
我们的消费者生产出更加便宜的货物。

廉价的中国商品使我们能够保持低的通货膨胀率,延长我们商业周期上升的
时间,因为美联储不用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那么快地提高利率。同样,中国购买
美国国债,为我们的预算赤字给予财政帮助。没有中国的购买,我们将不得不提
高利率,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或者执行与其他国家类似的贸易赤字,以便它们能
购买我们的债券。

我们开始看到另一层面的好处,中国已经开始在我们这里进行投资。海尔现
在正在我国生产冰箱。中国联想购买IBM 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
的工作岗位,使得IBM 可以从中解脱出来进入高科技市场,帮助IBM 的发展进
行融资。到目前为止,这种趋势还不明显,但是它会发展得很快。中国今年的目
标是用300—400 亿美元购买资源分销公司。

我们也间接受益于中国对外国经济的推进作用,如对日本和澳大利亚。一个
富有的合作伙伴对于美国经济是非常宝贵的。20 世纪80 年代我们为日本企图控
制世界而感到担心,90 年代,我们又为日本不能履行其推进全球增长的份额而
感到忧虑。如果中国的增长大幅放缓,那些担心中国成功的人将会有更多的担忧。

调整问题

中国的全球化和增长也造成了我们的压力。其中一些压力是政治永久性的,
而在经济和战略方面则是陈词滥调。当国家富有起来时,纺织品、鞋类、家具和
基本电子消费品的生产通常会转移到别的地方。袜子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了日
本,又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和台湾,而后又转向东南亚,现在转移到了中国。该调
整仍将继续,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为此轮纺织品调整做
准备。我们知道接下去的是什么,我们接受并以其作为对中国的回报,中国的压
力实际上超过了美国的想象。事实上,我们的自身调整要比其他国家小的多。
这些调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一些,因为中国承受了太多不是由它造成的后果
的指责。实际上,我们所有工作岗位的减少都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事实上,生
产力的提高已经足够大,我们应该经历更多的工作岗位减少。可以想到的是,因
为中国帮助了我们进行调整,我们工作岗位减少的数目比它应该减少的要少。我
们不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没有游说议员有兴趣出资去研究,由于部分生产转向中
国,使得那些濒危公司降低的成本挽救了多少工作岗位。而中国,只是由中国、
印度以及前苏联加入我们经济体造成的全球再调整的一部分。

一个更加严重的政策问题是中国的廉价融资所造成的过度竞争。中国金融体
系的不合理意味着中国在其重点行业,如钢铁行业,建造了太多的工厂,扶持了
过多的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近几年来,中国财政上的反复无常导
致了过度建设,造成对铁、铝、水泥和其它原材料的巨大需求,这暂时支持了全
球钢铁行业,也包括我们的钢铁业。但是,它也导致了中国钢铁厂的建设过度,
以致于中国很快将拥有世界1/2 的生产能力。这意味着生产力过剩,并最终将导
致钢铁价格的下降。

这样的周期会给我们的产业带来麻烦,正如我们的互联网热潮和高科技泡沫
给世界上很多国家带来了问题。我们抱怨这些问题是很合情理的,对中国改进金
融政策施压也是合理的。在某些情况下,将中国的银行贷款看作不恰当的补贴也
许也是合理的。然而,我们抱怨的口吻和政策需要的实质反映了三个事实。第一,
中国正在努力实行银行改革,使他们适合市场基础。第二,我们金融的变幻莫测
也给他们带来了麻烦。第三,他们财政管理不善的代价最终将由他们自己支付,
因为不合理的贷款将会使陷入困境的银行变得更困难。今天,中国的炼钢就像
20 年前日本买洛克菲勒中心一样。如果从他们过剩的能力而无限地推断将来的
话,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似乎会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
基本财务状况时,你会看到一个黑洞。日本人20 世纪在90 年代陷入了这样一
个黑洞,至今仍在试图从中爬出来。中国将会为目前的疯狂行为付出许多年的痛
苦代价。对此,我们的政策需要做出一些回应。

中国盗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中国提出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其
他发展中国家的非常相似。在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制造的汽车,一半零件是
福特的,一半是通用汽车的,样式是DeSoto 的。在日本战后恢复的早期,它的
大部分出口的电子产品都侵犯了德州仪器的专利。20 世纪70 年代,我和其他很
多人一样,收集了许多台湾的盗版的书籍,而台湾至今仍有最好的仿冒手表。当
我1998 年住在新加坡的时候,在离我办公室五分钟路程的一座六层楼的建筑里,
可以买到大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盗版碟。实际上,美国政府官员20 世纪90 年代
在一份简报里认为,亚洲70%以上的盗版计算机软件在新加坡,而那个时候,
大部分责备都指向了中国。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印度和俄罗斯的问题没
有什么不同。但是,中国的规模和效率,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程度都将这个问题
放大了。事实上,中国造成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与其它主要新兴市场造成的损
失差不多。对我们来说,强烈谴责对知识产权的滥用是合理的。惩罚坏的行为,
奖励好的行为也是恰当的。但是,保持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也是有用的。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非洲、拉美和其它原材料的供应方(包括我们自己经
济的一部分)从中国的需求中得到的好处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的上升,而我
们在原材料方面更偏向于消费国而非生产国。对于很多重要的材料,目前价格上
升的最大部分是周期性的。中国对铁、铝和水泥的狂热已经到达顶峰。在石油方
面,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累计增加也许很快会受到长
期供应限制的压力。这也许会迫使我们做出新的、紧急的决定:储备多少,我们
用何种能源,以及我们与其它主要使用者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如何。即使没有中国
的崛起,这种情况最终也会发生,只不过中国加快了这一进程。

最后,中国的崛起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即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作用和我们
的生活方式是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的部分问题是简单的,我们的生活方式
并不面临挑战。不像前苏联,不像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主张改革的中国并不寻求
改变我们安排自己和世界的方式,而是加入我们创建的世界体系。

地缘政治的竞争提出了更复杂的问题。像韩国,当中国成长的时候,韩国也
更加强大。韩国的军事更加现代化。一个特定的区域是台湾海峡,保持我们的控
制力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的军队要对付的是一个严峻、困难和合法的挑战。但
是关于中国将会控制世界的说法会和20 年前关于日本会控制世界的说法一样存
在缺陷。中国军队要保卫11,000 英里长的不总是友好的边界,与其不断发展的
军事相比,所面临的任务远不会太多。在经济方面,中国不会生产世界上所有的
东西;没有一个国家会在所有事情上都有比较优势。

从中期来看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
的银行。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
都有1200—1300 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
们国家要严重得多。所有这些人都需要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高增长
只能通过中国领导人英雄式的改革措施得以维持。如果中国权力穿透了这些问
题,到202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与非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
糕的,包括日本在内。那就是说,如果没有奇迹般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
那个时期就会碰壁。到2020 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仍会是一个非常贫穷的
国家。即使他们的成功保持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不会控制世界。

中国,作为全球化和稳定的主要倡导者,它的崛起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复杂的
地缘政治局势。在自由贸易和投资方面,以及各种经济问题,如转基因作物,中
国是我们主要的盟友。在朝鲜问题上,尽管在策略上有所分歧,而我们的目标是
一致的。中国是我们有效的合作伙伴。在恐怖主义和犯罪问题上,中国是我们主
要的亚洲盟友。我们现在处于一种新的境况下,日本是我们的军事盟友以及在意
识形态方面部分称得上是我们的挚友,但是在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上中国是我们
有效的盟友,而日本是不起作用的或者是起反效果的。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格局。

除了特别的台湾海峡问题以外,我们为中国影响力的极大增加付出了代价,
这是因为我们和传统的盟友制造了一种真空,而不是因为中国积极扩大了它自己
的权力。然而现在有些转变,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重要的转变。在危险的朝鲜问
题上,我们国内有策略分歧,而更于我们的盟友产生了分歧,特别是韩国不同意
我们的策略。我们邀请中国来发挥一个中心作用,中国却对此表现犹豫。在东南
亚,我们曾根据全球化和自由化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来制定政策,从而传统上获
得了忠实的支持。如今,我们放弃这个优先事项,而更重视军事方面的战争与反
恐问题;而与此同时,中国放弃了毛泽东式的意识形态,并转向多边贸易自由化
下的共同经济发展。在我们的经济政策方面,我们被认为是放弃了多边贸易自由
化而转向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已成为多边贸易主义的主
要支持者。中国在贸易方面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而不是断言主张自
己的观点。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很多亚洲国家)会把
2003 年的APEC 峰会看作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与美国的角色互换。韩国和亚
洲国家的发展是亚洲地缘政治巨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中国,
并且我们愿意的话仍然可以采取主动。

我们美国人必须非常清楚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当我们的制度体系推动
1870 年不稳定的中国以及1970 年破坏性的中国走向有序、繁荣,并成为我们
所创建的主要全球体制的支持者,这是我们的成功而不是失败。事实上,这是历
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当我们花很小的历史调整成本就有一个富裕的合作伙伴
的时候,这是我们的成功而不是失败。当然,我们至今为止的成功不能绝对保证
中国会永远友好并且支持我们的制度。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的繁荣表示欢迎,
我们会使这个吉利结果的可能性最大化。如果我们拒绝,我们将保证会得到最坏
的结果。

对我们与全球化的中国关系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中国像日本一样,成为我们
富有的竞争者,并实现互利的劳动分工。希望中国能从它的亚洲邻居那里吸收有
用的政治经验,也希望韩国和日本能从中国对我们投资高度开放中学到经济方面
的经验。中国转向全球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政策的胜利之一。

我的第一位老板 Herman Kahn,写了名为《The Emerging Japanese
Superstate》的书。日本专家常常担心,如果他们的经济成功的话,我们会对其
进行干预,压制他们的经济。Herman Kahn 总是回应:“你们不了解美国人。
我们不会攻击你,而是会将你们所有的成就归功于我们自己.” Herman Kahn 是
一位伟大的美国战略家和爱国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